黎明的第一缕光并不决定谁会赢得一天的市场,但能决定谁在趋势展开时站位正确。日升策略不是简单的晨间交易仪式,而是一套从宏观到微观、从思想到流程的系统化操作法。
选股技巧:把“质量+势头+估值”三重筛选做成常态化流程。先用基本面筛选ROE、自由现金流和负债率(参考Markowitz组合优化思想(Markowitz, 1952)),再用动量因子(6–12月收益)与量能确认趋势,最后对估值做市盈率、PEG和行业比较。对小盘股加流动性门槛,避免成交稀薄造成的滑点。
资金管理策略:每笔仓位由最大可承受回撤和Kelly公式思路决定(Kelly, 1956可作参考),推荐单仓位上限为组合净值的3%–7%,最大回撤预设不超过15%(依据风险承受力调整)。运用分批建仓、金字塔加减仓、动态对冲(期权/股指)来控制尾部风险。
风险预警:建立多层风险触发条件:价格止损(10%–15%)、基本面恶化(营收/毛利下滑+管理层异动)、宏观信号(利率走高+收益率曲线倒挂)。结合VaR与情景压力测试(参照RiskMetrics框架),并保持流动性比率以应对突发赎回。
经济周期与布局:以领先指标(制造业PMI、信贷增速、产能利用率)判断周期位点。衰退前期倾向防御性行业(必需消费、医疗、公用事业),扩张期偏好工业、科技和可选消费。长期资本配置可参考Fama-French的因子框架来分配价值、规模与质量因子暴露(Fama & French, 1993)。
操盘指南与行情趋势分析:日内与波段策略并行。短线以均线系统(5/20/60日)、成交量与ADX确认趋势强弱;波段以突破+回抽策略执行,结合波动率指标(ATR)设置止损、用期权对冲方向性风险。保持交易日志,记录入场理由、价格、风险点与复盘结论。
详细流程(可复制执行模板):
1) 早间宏观筛查:检查全球主要利率、商品价格与热点新闻(影响当日风险偏好)。
2) 筛选股票池:基本面+量能+估值三筛,生成10–30只候选股。
3) 建仓计划:分三次建仓,第一笔为信号确认仓位(30%),第二笔跟随确认(40%),剩余用于止损被触发后的补救或捕捉回调。
4) 风控执行:设置初始止损、动态止盈、并监控组合VaR。
5) 日终复盘:记录偏差来源,更新因子权重与仓位纪律。
权威提示:任何模型均有局限,组合优化与风险模型应定期校准(参考巴塞尔监管与学术回测方法)。保持纪律、控制杠杆、重视心理管理,才是长期胜出的核心。
互动投票(请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):
1) 你更信任“质量+估值”选股法还是“动量”选股法?
2) 面对市场回撤,你会选择减仓、对冲还是观望?
3) 在日升策略中,你愿意把最大单股仓位设为:A. ≤3% B. 3%–7% C. >7%?